人民銀行調高遠期售匯業務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后,人民幣近期的急跌態勢得以緩和。遠期購匯成本的上升,開始讓市場參與者出現分化,有望為匯率市場創造一個更均衡穩定的環境。
該政策正式實施后的第3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連續第2日調升。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日收盤價為6.8316,相較政策發布當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最低值6.8965,上漲了逾600個基點。
業內人士認為,人民銀行借此向市場傳遞出穩匯率的信號。這種信號的釋放,相較于政策本身,對市場的影響更大、覆蓋面更廣。
遠期購匯成本抬升 企業應對態度分化
提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本質上是一種價格手段,即通過影響匯率遠期價格,調節遠期購匯行為。
某銀行國際業務部門人士解釋稱,準備金率升至20%后,假設某銀行要做1000萬美元的遠期售匯業務,需要計提200萬美元的外匯風險準備金,這筆資金將以零利息在人民銀行存放一年。此種情況下,銀行會把損失的利息,轉嫁為做遠期售匯業務的成本,最終將由與銀行簽訂遠期合約的客戶承擔,客戶鎖定遠期匯率的積極性也就會因此下降。據測算,一年期遠期購匯的成本加點約為400點至500點。
某農產品進口公司總經理表示,進口商在采購貨物計算成本時,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匯率風險,操作將更謹慎。比如,一些原本打算進行遠期購匯的企業,考慮到以此種方式套保的成本增加,在訂貨時可能變為結合持有的美元頭寸,買賣看漲或看跌期權來規避風險。
當然,即使要承擔更高的成本,一些進口型貿易企業也不打算調整遠期購匯計劃。“對于有實際進口需求的企業來說,鎖定匯率仍然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避險方式。”江蘇蘇美達集團有限公司資金經理鄭云鵬說。
“如果企業堅持認為,人民幣未來的貶值幅度會超過目前的遠期購匯的價格加上額外增加的成本,那么,它們也可能會繼續進行遠期購匯業務。但是,如果它們判斷失誤,就有可能蒙受更大損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管濤接受上證報采訪時表示。
雖然本次政策調整直接作用于外匯遠期市場,但其影響也可能傳導至即期市場,抑制人民幣貶值預期。因為銀行在與企業簽訂遠期售匯合約后,為了避免人民幣繼續下跌帶來的虧損,會在即期市場購入美元以對沖風險,使人民幣即期匯率承壓。
政策“底牌”充足 人民幣匯率將企穩
盡管調整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并不直接影響即期人民幣匯率的漲跌,但此舉凸顯出人民銀行維穩人民幣匯率的意圖。業內人士認為,人民銀行的政策“底牌”充足,人民幣貶值空間有限。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人民銀行這一舉措真正的效應,在于明確告訴市場并不希望看到目前這種快速貶值態勢。
“對市場來說,提高準備金率是增加了成本,但市場內做這種投機的機構不會很多,本身是比較局部的影響。而通過這一舉措反映出的人民銀行的態度,對整個市場、整個社會都是一個比較強烈的信號,而不僅是針對正在進行投機做空人民幣的機構。”連平說。
公布上調準備金率的同時,人民銀行透露,未來將根據形勢發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逆周期調節,維護外匯市場平穩運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中信建投宏觀研究團隊認為,人民銀行目前工具儲備充足,對于中間價的形成,可以調整逆周期因子參數。此前,逆周期因子于今年年初被設置為零。對于離岸市場,可以重新要求境外人民幣參加行在境內代理行存放繳納存款準備金。此外,也可以通過與銀行進行美元遠期或掉期交易,在不消耗外匯儲備的情況下,向市場提供美元流動性。
其中,逆周期因子是市場關注的重點。連平表示,逆周期因子參數調整與否,取決于市場運行情況,要看目前使用的、相對間接的價格型調節效果如何。
針對下一階段的匯率走勢,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認為,當前市場與人民銀行對于人民幣運行的新區間認識趨近,單向的貶值預期并未占據主導。經過7月的貶值,當前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有效匯率已經處在均衡匯率甚至略有低估。在這種情況下,人民銀行因勢利導的預期管理將有能力,也有條件穩定短期的市場情緒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