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迄今,美國利用“貿易大棒”和各種措施擊打其他國家,招致多國不滿。不少國家加入拋售美債、去美元化的行列,其中最決絕的非俄羅斯莫屬。而近期,俄羅斯總統普京更是因美國肆意妄為,稱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已經動搖,而人民幣已具備儲備貨幣的資質。
風水輪流轉,美元霸權或將衰落?
受到強勁的經濟數據支撐,美國一直是全球經濟的核心,美元也成為全球核心儲備貨幣。周三特朗普稱美國下季度的GDP有可能會超過5%,幾乎令人懷疑美元霸權地位是不可挑戰的。但是從歷史上看,沒有一個貨幣可以穩坐核心儲備貨幣這把交椅。
從15世紀西班牙、葡萄牙,到18世紀的英鎊,再到二戰后的美元,核心儲備貨幣一直在改變。今年美國的貿易和限制舉措令多國不寒而栗,越來越多國家拋售美債,加入去美元化的行列。如果美國繼續如此下去,美元的衰落恐怕是遲早的事。
知己知彼,人民幣“登頂”三大條件
自人民幣國際化之后,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的呼聲似乎不絕于耳,為了判斷人民幣是否可能成為儲備貨幣或者人民幣離儲備貨幣還有多遠,valuewalk專欄作家Ritesh Jain指出成為儲備貨幣需要以下滿足幾個條件。
其一:高經常賬戶赤字,這個指標中國似乎已經達成。外匯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中國經常賬戶逆差282億美元,這是我國近17年來首次出現季度逆差。
香港《南華早報》分析稱,這可能標志著中國國際收支地位發生“根本性轉變”,而這又是過去十年全球經濟再平衡的結果。
其二:全球對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交易的信心。Jain認為,中國推出人民幣原油期貨等商品意味著中國已經開始涉足相關商品領域的定價權。8月7日美國正式限制伊朗之后,人民幣原油期貨主力合約首次漲停,漲幅達4.98%。這是自該期貨3月份上市以來的最大漲幅。
分析指出,隨著伊朗的“命根”——石油出口也將在11月5日被限制,作為中質含硫原油定價基準的“石油人民幣”或許能借此良機奠定其在國際原油市場的地位。
其三:具有深度和流動性的市場,使得其他使用該儲備貨幣的國家出售商品和服務而產生的盈余可以投資于該國市場。市場深度是指市場在承受大額交易時證券價格不出現大幅波動的能力。該指標與價格彈性、價差一起作為反映證券市場流動性的指標。目前來看,人民幣似乎還未具備這一條件。但相信,隨著中國經濟的向好發展,人民將會逐漸擁有這一條件。
總而言之,隨著美國各種激烈政策對世界各國經濟的打擊,全球多國已逐漸失去對美元的信心,加上美國經濟本身已出現各種隱患,美元霸權沒落是遲早的事情。而人民則與之相反,正在一步一步走向國際化,成為國際儲備貨幣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