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銅板被稱為“電子工業的地基”,
是電子工業材料的基礎。
作為全球排名第二的電子電路基材核心供應商,
生益科技從一家依靠來料加工的企業
成長為覆銅板領域行業的龍頭企業,
本期節目,
我們對話生益科技原董事長劉述峰,
了解學日語的外貿人“老牛”
如何把制造實業做得風生水起。
南方+:加入生益科技的時候,公司才成立了5年,你是怎么做出這個決定的?劉述峰:我以前從事外貿業務,但是中國的外貿長期處于沒貨可供的狀態,所以覺得有必要到一個實體去做一番事情,來回答“到底中國是不是做不出真正能夠適合國際市場銷售的產品”,而這個答案今天已經很明顯了。
我們通過制造業實體,一方面解決了中國外貿出口的貨源問題和交貨及時性問題,更重要的是,我們學會了怎樣在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去面對全球性挑戰。生益科技今天在全球排行第二不可能是天上掉下來的,這是我們一直努力的結果。
南方+:生益科技上市的時候被稱為“電子五朵金花”之一,到今年已經有26年的時間了。在這26年里,生益科技為什么可以一直保持比較穩定的增長態勢?劉述峰:我們一直堅持主業,戰略引領、兩輪驅動。戰略引領就是我們有一個目標,要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目標確定后,我們每五年會制定一個戰略,確保在每五年結束的時候我們在行業里的全球占比達到12%左右,這個目標我們已經實現了。兩輪驅動,就是管理和技術。你看到的這一面墻,最能說明我們的技術進步。左下角的S1130,是當年我們花了60萬美元從美國人手上買的一個配方,這奠定了公司發展的基礎,但今天它在生益科技的整個銷售額里占比不到1%。現在有接近200個系列的產品都是我們自主研發的,基本涵蓋了今天電子工業所有需要的產品。我們這些年能保持進步跟技術進步很有關系,我們跟著電子技術的發展不斷地提供新的產品去滿足市場需求。第二個輪子就是管理,從1993年開始我們就實施了ISO管理體系,基本上所有需要標準認可的資格我們都拿到了。另外,我們在1999年就切換了SAP的ERP系統,做了25年,水平絕對是行業領先的。在生產制造方面,我們有很健全的品質管理、精益生產管理等,質量管控和成本管控都能做得很好。在“一個戰略、兩個車輪”的驅動下,使得生益科技能夠長期保持方向明確、不斷進步。
南方+:覆銅板又被稱為“電子工業的地基”,重要性不言而喻。生益科技從當時一家來料加工的企業,為什么能夠做到現在成為覆銅板領域的龍頭企業?在這個過程中,資本是否起到了重要作用?劉述峰:非常重要。我們起步的時候很艱辛,需要大量流動資金,因為原材料都很貴,在沒有進入資本市場以前完全靠股東私人擔保才可能購買到材料、設備,所以那時候發展很慢。大概我們要賺4年的錢才可以建一個新廠,而且規模很小。生益科技登陸資本市場以后,從根本上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實現了高速發展。1987年投產的時候,企業的設計產能和生產規模是66萬平方米/每年,在上市前,1997年的時候我們是200萬平方米/年。登陸資本市場以后,短短的25年里,我們去年的產能已經達到1.15億平方米,翻了100多倍,很好地借助了資本市場賦予我們的力量。
南方+:生益科技作為生長在東莞的企業,從上市到后來的發展跟東莞這座城市有什么樣的關聯?劉述峰:我在東莞34年了,見證了這座城市的變化。東莞的發展變化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來料加工,實現了從農業社會進入到工業的轉變;第二個階段就是“騰籠換鳥”,把一些低端、大量消耗勞動力的產業轉移出去,提升工業水平;第三個階段就是現在,逐步向高科技轉型。東莞非常注重引進和培育高科技企業,因此企業有很多原創性的技術,也就是從0到1的技術開發。生益科技也是在這個過程中完成了改變,從一個簡單的加工企業變成了高技術產品的生產企業。我們現在做的事情就是通過研發填補了很多的國內空白,甚至還有一部分研發技術是去解決卡脖子工程,解決國家現在某些基礎材料短缺的問題,我們也是與東莞的發展同步,在進行第三階段的轉型。來源:南方+客戶端
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文字、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分享更多信息,不代表本號立場,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