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施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前,廢家電大多數流向二手市場和小型拆解作坊,而正規企業要加裝昂貴的環保設施,還要開具正規發票,在回收價格上沒有優勢,自然拿不到貨。
我國已初步建立起由生產企業、銷售商、正規拆解企業構成的廢家電回收處理體系。“以舊換新”政策結束后,這個體系即將遭受考驗。
目前,我國每年石油進口量超過1億噸,對外依存度超過50%;每年礦產資源進口量超過10億噸,對外依存度超過15%,面臨的資源缺口越來越大。
回收利用廢家電,對于我國推進再生資源戰略具有重大意義。然而,令人尷尬的是,國內正規的廢家電拆解企業,因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將于今年底結束,極有可能面臨“無米下鍋”的窘境。
“一個資源短缺、需要大量進口的國家,應重視再生資源利用。”中國物資再生協會進口再生資源工作委員會主任王揚祖表示,要彌補巨大的資源缺口,需要研究破解廢家電拆解業的政策、市場瓶頸,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正規企業回收缺乏價格優勢,新政結束后可能會被大量污染嚴重的小作坊取而代之
業內人士預計,我國不久將迎來家電報廢高峰期。目前我國僅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計算機等五大件的年報廢量就超過1500萬臺,預計到“十二五”末期,年報廢量將達到1.6億多臺。
然而,在實施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前,廢家電大多數通過民間回收渠道,流向二手市場和小型拆解作坊,而正規拆解企業卻拿不到貨,造成嚴重的產能閑置。
“正規企業要加裝昂貴的環保設施,還要開具正規發票,在回收價格上沒有優勢,自然拿不到貨。”我國廢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試點企業、杭州大地環保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顧建東說,2009年實施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后,由于國家給予一定補貼,消費者愿意把廢家電交給生產企業或商場,正規拆解企業才能通過正規渠道拿到廢家電。
實施“以舊換新”政策前,杭州大地環保有限公司拆解廢家電連年虧損。“一年只能拿到和處理一萬臺廢家電,虧損100萬元。實施‘以舊換新’政策后,一年能拿到和處理100萬臺,還能有幾個點的利潤。”顧建東說。
中國電子企業協會副會長劉濤表示,浙江省每年廢棄的“五大件”有500萬臺,如果今年底取消“以舊換新”政策,大地公司很有可能拿不到100萬臺的貨。
前幾年,我國正規的廢家電拆解企業僅在北京、青島、天津、杭州有4家,目前發展到100多家。“我國好不容易才初步建立起這樣一個由生產企業、銷售商、正規拆解企業構成的廢家電回收處理體系,如果突然叫停‘以舊換新’政策,這個體系肯定會被破壞,大量污染嚴重的小作坊就會取而代之。”劉濤認為,如果停止實施“以舊換新”政策,應該研究建立一個公益基金,由生產企業、商家甚至拆解企業等提供資金,繼續給消費者提供“以舊換新”補貼。
拆解處理在關鍵技術上仍然存在瓶頸
目前,對廢棄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計算機等“五大件”的處理,最難的是電視機和電冰箱。我國在關鍵處理技術上仍然存在瓶頸。據專家介紹,電視機顯像管含有鉛、熒光粉,電冰箱的發泡材料中含有氟利昂,這些都是有毒有害物質,正規企業一般拿去填埋,而小作坊一般就丟棄了,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此外,對于“五大件”中的電路板,國內許多企業采用傳統的“沖天爐”焚燒處理,不僅污染較大,而且利用率也低。
浙江環益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陶曹金介紹說,資源再生利用企業原有的稅收優惠政策也取消了,目前增值稅率已經恢復為17%,這給企業運營造成了很大壓力。“去年我們的產值只有17億元,交稅交了1億多元,負擔非常重。”
專家表示,廢家電拆解業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能否健康發展,對于緩解我國的資源短缺和環境壓力具有重要作用,應該在破除技術瓶頸、提供稅率優惠等方面統籌考慮,給予大力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