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如果沒有新的防污染舉措,到2050年,每年緣于戶外空氣污染的全球死亡人數(shù)會增至660萬。不過,研究人員日前在《自然》雜志上發(fā)布報告稱,力圖減少死亡人數(shù)的政策制定者將需要嚴加管制預計將扮演越來越重要角色且可能很難控制的大量污染源,包括家用爐子和農業(yè)活動。
并未參與此項研究的美國波士頓一家非營利性研究機構——健康影響研究所流行病學家AaronCohen表示,最新研究朝確切闡明空氣污染主要來源如何在全球導致過早死亡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在他看來,這些信息將被證明對政策制定者有用。
現(xiàn)有估測受限于空氣污染數(shù)據(jù)的缺口,尤其是在發(fā)展中國家,以及缺少對特定空氣污染源如何導致疾病和死亡風險的了解。為了解得更加清晰,來自德國馬普學會的JosLelieveld帶領研究人員用全球眼光分析了戶外空氣污染。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估測,戶外空氣污染每年引發(fā)近350萬人過早死,而室內空氣污染又導致另外的350萬人死亡。
研究人員利用將空氣污染和大氣化學數(shù)據(jù)融合在一起的計算機模型,估測了2010年臭氧(煙霧關鍵成分)和小于2.5微米的細顆粒物(PM2.5)在全球100公里×100公里的各個網格內處于何種年度平均水平。隨后,在假定政策制定者未實施新控制舉措的前提下,他們預測了兩種污染物的水平將在2050年達到多少。
接下來,研究人員估測出污染在每個網格中將導致多少人過早死亡。為此,他們利用了一組基于最新流行病學研究的等式,描述暴露在空氣污染中如何影響一個人死于各種疾病的風險。這些“暴露反應關系”等式使研究人員得以計算細顆粒物和煙霧將如何影響患上包括心臟病、中風、肺癌等一系列疾病的風險。
在最后一步中,他們估測出每個網格中可歸因于包括汽車、發(fā)電廠、家庭能源生產以及諸如燃燒作物殘茬等農業(yè)活動在內的特定污染源的死亡人數(shù)比例。
總體上,研究人員推斷,2010年,330萬人因戶外PM2.5和臭氧污染過早死亡。這一數(shù)字同最近WHO的估測相符。不過,研究人員表示,更加令人不安的發(fā)現(xiàn)是如果沒有新的控制舉措,到2050年,年度死亡人數(shù)將增至660萬人。
最致命的污染源是住宅能源的使用,比如爐子。在2010年的過早死亡人數(shù)中,有31%即100萬人左右是由住宅能源的使用導致的。研究人員推斷,大部分過早死將發(fā)生在亞洲國家,比如印度和中國。在這些國家,家庭經常使用因燃燒木材導致煙灰釋放的爐灶。嚴格管制這些排放物會很棘手。Lelieveld表示,比如,勸說印度居民采用更加清潔的技術被證實異常困難,而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文化和家庭傳統(tǒng)。
研究人員表示,2010年的第二大致命污染源是農業(yè)。在當年的過早死亡者中,約20%即60余萬人是由它導致的。Lelieveld說,這一結果“令我驚訝不已”,因為“你通常想到的是空氣污染大多來自交通和工業(yè)”。不過,他解釋說,諸如畜牧業(yè)和肥料使用等農業(yè)活動會產生能被轉化成空氣細顆粒物的氨。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在美國東部、歐洲和諸如俄羅斯、日本、土耳其等國家,農業(yè)是同戶外污染相關的過早死的首要來源。
研究推斷,在包括電力部門、工業(yè)、生物質燃燒和車輛交通在內的其他污染源中,每一種對死亡人數(shù)的貢獻率要相對較小。
Lelieveld提醒說,這些發(fā)現(xiàn)依賴于若干假設。一個假設是所有形式的PM2.5具有相同毒性。不過,他認為,顆粒物在化學構成上并不一樣,因此基于位置或來源類型的毒性也不會相同。比如,Lelieveld介紹說,有研究表明,來自住宅能源和生物質的富碳顆粒物比來自農業(yè)和其他源頭的顆粒物毒性更強。如果這是真的——盡管Cohen認為其仍是一項懸而未決的研究,家庭能源和生物質燃燒導致的同戶外污染相關的死亡人數(shù)比例要比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的更高,而來自其他源頭的占比則會下降。
死亡人數(shù)還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針對暴露在不同水平的污染中如何影響患病風險的假設的準確性。例如,就PM2.5暴露相關的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來說,如今研究表明,即便向相對清潔的空氣中增加少量污染,也會使患病風險高于向相對臟的空氣中增加等量污染。研究人員將此項研究并入對PM2.5濃度同死亡風險存在何種關聯(lián)的建模中。Cohen表示,這對于政策制定有著重要影響。它不僅“使清潔臟的地方有著公共衛(wèi)生和經濟上的意義”,還意味著即使是控制舉措已相對嚴格的地方,也會從減少空氣污染中收獲巨大的健康益處。
“即便在諸如澳大利亞等空氣質量不錯的國家,減少細顆粒物污染仍會獲得健康收益。”新南威爾士健康研究人員ChristineCowie和BinJalaludin在由科學媒體中心發(fā)布的一份聲明中表示。